找到相关内容76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

    长久修行之地。在安徽,他先后云游了宣城、池州、南陵、庐江等地,并曾在芜湖赭山广济寺挂单 。来到青阳九华山后,他被这里的山川灵气和淳朴民风深深吸引,从此定居九华山,艰苦修行数十。唐贞元十年(公元794年...

    余秉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3362003.html
  • 中台顶大泉名称的演变与二十八祖说的始起

    冬凝寒,即返玉华。禅诵励精,苦志不废寸阴。常有骡三十头,不烦驱策,从此川上下,运斋粮以供僧用。如此凡数十,未尝缺乏。即今中台厨堂之北,犹有旧寺基址存焉。”《清凉山志》卷3也有类似的记载,唯云“隋有...变不定。故礼谒者,解璎褫珮,投中而去。”此段记载更为详细,其中所述文殊像、名花、神龙宫宅、祥云等与圆仁所记“龙堂”及敦煌五台山史料所“异草名花”、“五色祥云”等相符,更有力地证明了玉花泉即前之太华泉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2566959.html
  • 狮城一颗慧星之坠落——佛教宏法健将 演培长老追思、荼毗记

    泣不成声,感恩图报,来日何时?  公祭时,由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隆根长老主持。隆老以心香一辫,浑厚的梵腔掩不住满怀的悲痛,显出两老间数十的同参道情,「……正期长老住世,能得寿命无量:谁知无常风急,吹翻...

    真 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067782.html
  • 前世今生谈爱情

    ”解决才是。   人生数十,何必结恶缘呢?如果能以“最积极”的态度,来善待对方,慈悲对方,忍辱对方,即使再大的恶缘,终有化解的一天,进而转为结善缘。千万勿再自以为是,还要对方服侍,种下恶缘还不自知...

    紫空居士著

    |情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3259441.html
  • 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慧律法师开示

    即刻处理,就是往生的最大保证。   佛法若徒具知解,不重实践,则流于课堂之佛学研究,岂非枉服大乘法药?学佛者之通病,即在修行与生活二分法。在佛前精进用功,一出佛堂则依然故我,习气不改,如是修学数十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修行|慧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23462924565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第一人——慧可大师(上)

    通夕。可为治裹,并为之乞食。林怪可手不便,怒之,可曰:“饼食在前,何不自裹。”林曰:“我无臂也,可不知耶。”可曰:“我亦无臂,复何可怒。”林因相委问,方知有功。  可在邺凡数十(《宝林传》等谓三十四...亦不免武断。另据《历代法宝记》,慧可大师事迹曾具见于《楞伽邺都故事》一书,然此书今已无从可考。所以,在此,谨综合诸家所记余以为合理者以一贯之,就慧可大师生平略述如下:  慧可大师,俗姓姬,虎牢(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5541851.html
  • 指空研究与武定狮子山旅游文化

    皇帝、其孙朱允wén@①从皇帝又落为僧侣,点出了佛教的轮迥观念。建文祠阁正门两侧,就悬挂着这一著名的楹联:“僧为帝,帝亦为僧。数十衣钵相传,正觉依然皇觉归;叔负侄,侄不负叔,八千里芒鞋徒步,狮山更比...一些有价值的东西。  据李穑《西天提纳薄陀尊者浮图铭并序》一文所,指空到云南后突出的表现,是其深入禅定后的神通。夜里下雨,他坐在桐树下可以“衣不濡”;能对天“祈晴,立应。”见民众缺水,能“命龙引泉济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01958512.html
  • 修行人的通病----慧律法师

    佛学研究,岂非枉服大乘法药?学佛者之通病,即在修行与生活二分法。在佛前精进用功,一出佛堂则依然故我,习气不改,如是修学数十,仍不能放下种种知见与执着,未能如实观照,善护其心。当知,助念虽为助缘,然仍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5776116.html
  • 论罗教对佛教的通俗化诠释及其对其他中国民间宗教的批判

    了一以贯之的探寻。他悟道的进程就是孜孜对安身立命之所寻求的进程。然而,这是一条充满曲折的道路,罗祖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,经过数十的苦功参悟,才契合了他所谓的生命本真之状态。罗祖的悟道历程,寄寓于他的《苦功悟道卷》。诚如他自己所言:“夫苦行悟道卷,乃十三年参道行脚也”。也就是说,罗祖十三年苦行历程,尽此经。这一苦行进程皆以“生死”二字伴随始终。以“怕生死”、“想生死”为其参道的原始动机;“惧怕...

    徐小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23982383.html
  • 上海龙华古寺明旸法主老和尚圆寂追思赞颂纪实

    ,戒腊七十二夏,法腊五十秋。上座童真入道,夙慧天成。于楞严座主圆瑛老人座下孺沐慈恩,亲聆尊诲。随侍巾瓶数十,请益教法二六时。继三求祖训,振一吼宗风。仰酬诸佛深恩,下济六道迷情。奉生涯住持六刹,...毕即返莲邦。上座天性纯懿,少袭法服,修习专至,操行精苦。住世间八七,继僧伦七六春。虽甘苦备尝,却勤躬行道;即沧桑屡历,而夙夜匪懈。于道于法,志坚业清;为人为事,神和气朗。因其德,僧俗各界皆来皈敬;缘其...

    华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33282407.html